《中華少年》說課設計
一、說教材
全詩共8個小節(jié)。第1節(jié)以壯麗廣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,這是全詩的總起。從結構上來說是先分后總,“雪蓮”喻指純潔,“海燕”喻指勇敢樂觀,“雛鷹”喻指抱負遠大,“山丹丹”喻指熱烈頑強,末句小結中華少年是“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”。第2、3、4節(jié)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視角展開:第2節(jié)是寫祖國錦繡的山川哺育了中華少年;第3小節(jié)寫祖國悠久的文化滋潤著中華少年;第4節(jié)是寫祖國特有的民族傳統(tǒng)風俗滋養(yǎng)了中華少年。這三個小節(jié)結構上都是先分后總。第5節(jié)是回顧中華母親的艱難歷程,曉喻中華少年應該繼承先輩的志愿。第6、7節(jié)是寫中華少年的誓言,表達了中華少年的堅強決心和豪邁情懷。第8節(jié)是全詩的總結。
綜觀全詩,結構清楚,過渡自然,首尾照應,渾然一體。在感情節(jié)奏上,全詩句式勻整,節(jié)奏鮮明,句末押韻,朗讀時能感受到很強的節(jié)奏韻律。8個小節(jié)一韻到底,朗誦時顯得鏗鏘、悠遠、激情。在方法上,本詩把直抒胸臆和借物(景、境)抒情融為一體,反復運用排比句和對偶句,突出了詩歌直接抒情的特點,每個小節(jié)中景的選擇(如,“碧波環(huán)繞的寶島”)、物的安排(如,“冰山上的雪蓮”)、境的再現(xiàn)(如,“軍艦長風破浪”)都極具匠心而融情,使無形的情感有了有形、有聲、直觀、可感的載體。
另外,本詩最大的藝術特色就是意象的選擇極具匠心,中華少年的英姿、祖國山川的壯麗、東方文化的美麗、民族歷史的苦難以及中華少年的鏗鏘宣告,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為一個個真實可感的形象,通過這些意象凝聚詩人獨特感受,使情感具體化。
編排本詩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朗誦詩歌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。因此,學習本詩,重在朗讀,可以引導學生自由朗誦,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誦,還可以是表演朗誦。在反復的誦讀中,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。
二、說教學目標
1、學會本課生字,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。
2、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,激發(fā)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,培養(yǎng)審美情趣。
3、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背誦課文。
三、說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
一、導入
多媒體課件欣賞:祖國風光,配樂《長江之歌》。圖片舉例?戳诉@段資料,你有什么想說的?交流一下。
設計意圖:通過豐富的圖片,富有激情的音樂,一下子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中來,誘發(fā)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。
二、交流資料
讓學生說說自己課前收集的與本文有關的資料。
資料舉例:“楓橋的鐘聲”:(唐)張繼《楓橋夜泊》,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“大漠的孤煙”:《使至塞上》〔唐〕王維,單車欲問邊,屬國過居延。征蓬出漢塞,歸雁入胡天。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蕭關逢候騎,都護在燕然。
“五月端陽,心隨龍舟把詩魂追趕”: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,是中國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之一,人們在這一天的重要活動,就是賽龍舟,這一民俗,由來已久。相傳戰(zhàn)國楚三閭大夫屈原眼看祖國滅亡而報國無門,自投汩羅江而亡。當?shù)鼐用駷榉乐顾恤~類咬壞屈原尸體而在江中遍撒魚食,劃舟保護,后有神魚將屈原尸體馱至他的故鄉(xiāng)秭歸。以后每年這一天,人們便劃舟來懷念屈原,這一天就是五月初五。如今,端陽龍舟競渡已形成為群眾性的水上體育運動。
哈達:哈達是藏族最珍貴的禮品。據(jù)傳說,黃教祖師宗喀巴時代已經(jīng)在西藏高原形成了互贈哈達、表示敬意的習俗。另有一種民間傳說,聲稱菩薩的佛光,天上的祥云,都是幸福無疆、吉祥如意的征兆。于是,下界百姓,爭相模仿,互贈哈達,以取吉利。哈達是一種工藝水平很高的編織品,有白麻織的,也有繭絲織的,長度二米、三米不等。哈達的顏色有四種:紅、黃、藍、白。上面編織著蓮花、寶蓋等宗教的八寶紋圖。
蘆笙:為西南地區(qū)苗、瑤、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。早在西漢初已出現(xiàn)。蘆笙大小不一,管的數(shù)目也不盡相同,從單管、雙管,以至五管、六管、八管、十管都有,但較常用的是六管蘆笙。六管蘆笙的構造,是用六根長短不一的竹管,分成二排插入木制的笙斗;每管的根部各裝一個銅質簧片;管的下端各開一個小孔,吹奏時手指按孔發(fā)音。蘆笙多用于獨奏、合奏和舞蹈伴奏。經(jīng)過多次改革,先后有十五管、二十管、二十六管、三十六管的蘆笙出現(xiàn)。
設計意圖: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的查找資料、積累資料的能力。把課堂交給學生。能說多少是多少,要試著讓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內(nèi)化為自己掌握的知識。
三、初讀課文,學習字詞
1、自讀課文。
2、學習生字:
⑴讀準字音;脽羝鍪荆喊肯琛⒚、昆侖、水滸、女媧、大禹、縈繞、蹣跚、敖包、銘記、焊接、璀璨、蘆笙、嗩吶、競相。
指名逐詞讀,指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、前后鼻音等。
重點是多音字:剛勁(jìnjìng)、哈達(hāhǎ)
⑵理解詞義:
學生分四人小組,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。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,提出來全班討論。
設計意圖:生字詞是基本的東西,必須掌握。首先要做到讀準字音,然后讓學生討論,解決詞義。這樣處理,一是充分發(fā)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,二是節(jié)約了課堂時間。
四、讀文感悟,加深理解
1、自己大聲地朗讀課文。
2、說說讀懂了什么?想到了什么?交流。相關提示:
1、2介紹了祖國錦繡山川是我們的家園!把┥彛檠,雛鷹,鮮嫩的山丹丹”這里都暗指中華的少年。3、4介紹祖國五千年的文化?梢宰寣W生舉例說說“水滸”“三國”的英雄豪氣;說說女媧、大禹傳說中的英雄事跡;說說冬子、雷鋒是什么人;說說端午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人們的風俗。5“七月的星火,南湖的航船”這里指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成立。1921年7月23日,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,后因遭法租界巡捕房騷擾,會議轉移到嘉興南湖繼續(xù)舉行。這次會議莊嚴宣告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,從此中國革命翻開了嶄新的一頁。6少年要譜寫中華更璀璨的詩篇。7、8對中華少年的祝愿和贊嘆!拔迨漉r花”這里指中華的五十六個民族的少年。
3、讀文,還有什么疑問?
相關提示:名句賞析──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秋天的夜晚,一艘遠道而來的客船停泊在蘇州城外的楓橋邊。明月已經(jīng)落下,幾聲烏鴉的啼叫,滿天的寒霜,江邊的楓樹,點點的漁火,這清冷的水鄉(xiāng)秋夜,陪伴著舟中的游子,讓他感到是多么凄涼。此詩只用兩句話,就寫出了詩人所見、所聞、所感,并繪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羈旅圖。但此詩更具神韻的卻是后兩句,那寒山寺的夜半鐘聲,不但襯托出夜的寧靜,更在重重地撞擊著詩人那顆孤寂的心靈,讓人感到時空的永恒和寂寞,產(chǎn)生出有關人生和歷史的無際遐想。這種動靜結合的意境創(chuàng)造,最為典型地傳達了中國詩歌藝術的韻味。
名句賞析──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
“直”寫出烽煙之勁拔、堅毅,“圓”給人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,這兩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的景象,而且表現(xiàn)了詩人真切的感受,把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之中。“歷史和未來將由我們焊接……少年要譜寫中華更璀璨的詩篇!”
這是全文的中心句,直接表達了作者對少年們的殷切期望。中華少年,你們是中華歷史和未來的連接點,時代的接力棒要靠你們傳承。中華民族的精神,要在你們一代發(fā)揚光大。設計意圖:一是滲透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思想,引領學生體味博大精深的中華優(yōu)秀古詩文;二是加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,立志為中華的繁榮富強而努力!
五、表演朗誦,升華情感
1、分組練習:
全班按成若干個四人小組,分角色練習朗誦。
2、請2~3個小組表演朗誦。大家評議。
教師指點:要朗誦好一首詩,就必須掌握朗誦技巧,如音調(diào)的高低、音量的大小、聲音的強弱、速度的快慢,有對比、有起伏、有變化,使整個朗誦猶如一曲優(yōu)美的樂章。朗誦詩歌時,要注意節(jié)奏鮮明,并根據(jù)作品的基本節(jié)奏采取相應的速度。該輕快的要朗誦得輕快些,該沉重的要朗誦得沉穩(wěn)、稍慢些。就一首詩來說,朗誦速度也不是固定不變的,而是要根據(jù)表現(xiàn)作品內(nèi)容的需要來決定,并具有一定的變化。
指導朗讀舉例:
第一段我們該怎樣讀,哪些詞提示了你?(從高原走來要讀得有氣概,因為是“巍峨峻拔的高原”;從寶島走來要讀得柔和一些,因為是“海風中的一只乳燕”。)
3、全班分成四個組,分角色表演朗誦。設計意圖: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是課堂的高潮部分,表演朗誦一定要引領學生讀出感情,讀出氣勢,升華學生的情感。
六、小結、作業(yè)
1、小結:學習了本組課文,我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。對祖國的熱愛,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達。本文是一首詩歌,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朗誦,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。
2、作業(yè):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。
設計意圖:略讀課文,這里重點就放在朗誦上,不布置抄寫的任務。通過朗誦,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,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。
四、說板書
中華少年
歷史 未來
錦繡山川 嶄新畫卷
燦爛文化 璀璨詩篇
設計意圖:簡潔的板書是我們的追求,又體現(xiàn)本文中心“歷史和未來由我們焊接,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我們相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