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中學物理教師考試教材教法章節(jié)(1)
第一篇 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應用
第一章 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和任務
教學目的:1.知道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是根據(jù)什么確定的
2.明確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與任務
第一節(jié) 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與任務的確定
一、物理學科的特點
1、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
2、 物理學是結構嚴謹?shù)睦碚摽茖W
3、 物理學是一門定量的精密科學
4、 物理學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基礎科學
5、 物理學是一門帶有方法論性質的科學
二、國家的教育方針、義務教育的目的與任務
根本目的和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。
三、初中學生生理與心理發(fā)展水平
1、 心理與生理特點
2、 學習動機與興趣特點
3、 情感意志特點
4、 思維特點
第二節(jié)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與任務
所謂“教學目的”,是指通過教學過程所要達到的終極性主觀意圖。它與一個個“教學任務”涵義不同。但當教學過程正在實施之中時,終極性“教學目的”即可轉化為一個個“教學任務”去完成。只有完成“教學任務”,才能最終實現(xiàn)“教學目的”;而要最終實現(xiàn)教學目的,必須先完成教學任務?梢娊虒W目的與教學任務有著不可分割的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。
一、中學物理教學的指導思想
(一)指導思想
中學物理教學的指導思想應服從教育的指導思想。我國義務教育法規(guī)定: 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使兒童,少年在品德、智力、體質等方面全面發(fā)展,為提高民族素質,培養(yǎng)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。
這一指導思想反映了兩個方面內(nèi)容:
1.闡明了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(yǎng)什么人的問題。
2.說明了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哪些素質及其素質結構的問題。
“素質”一詞有多種含義,這里把素質界定為三層:
(1)在生理學上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(生理素質)。
(2)素質還指一個事物主要成份的質量,就人來說來就是一個人的品德、智能、體質等方面的質量。
(3)指民族性或民族本質:是指全民族每個成員素質的綜合,它取決于每個國民的素質,同時與一個民族的國民性密切相關。根據(jù)以上界定,提高民族素質就是提高全民族德、智、體幾個方面的發(fā)展水平。
可以把“德”理解為政治素質,它包括政治態(tài)度、思想意識和道德情操三個方面。
可以把“智”理解為文化素質,它指文化知識技能和智力發(fā)展水平。
可以把“體”理解為體質。
(二)全面提高中學物理教學質量的含義——根據(jù)全面發(fā)展的方針,對于某具體學科來說,提高教學質量就是發(fā)展學生的知識水平、能力水平和心理品質水平,使他們成為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勞動者。
對于中學物理來說,“知識因素”主要是物理基礎知識,它包括基本物理現(xiàn)象、基本物理概念和規(guī)律以及相應的其它物理知識www.gwyks.com公務員考試在線。
“能力因素”主要包括觀察實驗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“心理品質因素”主要包括智力因素、非智力因素、以及逐步形成的共產(chǎn)主義、愛國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、審美情趣、意志和性格特征。
二、中學物理教學目的
2001年全日制普通中學教學大綱規(guī)定的教學目的:
1.學習物理學基礎知識及其實際應用,了解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以及物理學與技術進步、社會發(fā)展的關系。
2.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,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、科學思維能力、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3.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(tài)度,樹立創(chuàng)新意識,結合物理教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。
三、中學物理教學的目的任務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:
(一)知識與技能方面
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規(guī)律等物理學知識和最基本的物理學技能,應是中學物理教學的目的、任務之一。
在物理學知識的教學中,對于“基礎”的把握通常體現(xiàn)為對重點知識、重要知識與一般知識的劃分與不同要求上。
重點知識:是在物理課程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,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或參加工作,參與現(xiàn)代生活所必需的,而且學生能夠接受的那些物理學概念和規(guī)律。教學上的要求是理解并能靈活應用。
重要知識:是指為了掌握重點知識而必須學習的預備知識或過渡性的知識,也包括本屬于重點知識,但由于中學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而適當降低要求的知識。教學上的要求是確切理解他們的含義,并會運用。
一般常識:是指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只做初步介紹的知識。教學上要求是了解。
物理學技能分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:
智力技能:是指在智力活動中獲得的控制自己智力動作執(zhí)行的經(jīng)驗,是合乎法則的智力活動的方式。
操作技能:是控制自己操作動作執(zhí)行的經(jīng)驗,是通過練習而形成和鞏固起來的一種合乎法則的隨意行動方式。在中學物理教學實際中,普遍存在學生操作技能差的現(xiàn)象。良好的技能、熟練的技巧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能力的發(fā)展。
(二)過程、方法與能力方面
1、經(jīng)受科學探究過程
A、 什么是科學探究?
科學探究原指科學家們研究自然界的科學規(guī)律時,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活動。進入20世紀80 年代以來,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都將科學探究引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,讓學生模仿和經(jīng)歷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時的方法,去獲取知識,領悟科學的思想和方法,領悟科學家探究自然規(guī)律時所進行的各項活動。這樣就突破了基礎教育中的學科封閉狀態(tài),把學生置于動態(tài)、開放、生動、多元的學習環(huán)境中,使其在自主學習、自主探索中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。
因此,科學探究是學生在物理課程和現(xiàn)實生活的情境中,通過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調查研究、動手操作、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,獲得知識、技能、方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?茖W探究關注的目標是,讓學生經(jīng)歷探究過程、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、積累科學知識和方法等三個方面。與傳統(tǒng)的接受性學習和訓練性學習相比較,探究性學習具有更強的問題性、實踐性和開放性。在科學探究中,學生不是面對教師和課本事先設計好的問題,而是需要自己去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和解決問題。
20世紀在美國和法國中小學流行一種“動手做”的科學教育方法,就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典型例子。美國的《國家科學教育標準》認為,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(yǎng),整個學校系統(tǒng)必須作重大改變,“科學教育采用的新方法必須能反映科學本身的實際搞法,強調把科學探究作為獲取知識和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。”
B、探究的過程和要求
《標準》根據(jù)科學探究的一般要求,結合初中物理課程的特點和8-9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,將科學探究分為七個要素,并對每一要素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。在探究過程中,要給每個學生創(chuàng)造機會。明確他們所承擔的任務,鼓勵學生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提出問題、出主意、想辦法。要讓每個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發(fā)揮主動積極的作用。同時,科學探究又是一種集體性的協(xié)作活動,對于簡單的問題可以由學生個人來進行,對于稍微復雜的問題,則應通過小組活動,甚至全班性的活動進行。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對科學的熱情和興趣,表現(xiàn)出對不同觀點的尊重。
1)提出問題。要緊密結合內(nèi)容標準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,從學生學習物理和生活實踐中,選取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,對初中學生來說,探究的問題主要應從學生在課堂、實驗室、家庭和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現(xiàn)象中選取。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搞清楚探究什么問題?讓學生去研究、調查、探索。例:探究自行車上用到的物理原理;設計測定食用油密度的方案;探究高壓鍋的原理。
要培養(yǎng)學生從日常生活和自然現(xiàn)象中找出研究課題的能力。能夠明確探究的問題,能通過科學探究對研究的課題進行描述,能應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,已有的物理知識來確定研究課題。
生活、社會和科學技術中的問題往往是很復雜的,限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科學知識的局限,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讓學生通過探究來解決的,教師應根據(jù)學生提出的探究課題,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篩選和梳理,選擇哪些有對學生的發(fā)展有意義的,而學生又有能力進行探究的課題。
2)猜想與假設。要讓學生根據(jù)已有的物理知識和實踐經(jīng)驗,對確定探究的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,例如,推測探究可能出現(xiàn)什么結果?應該怎樣進行探究過程和方向的設計?根據(jù)已有的知識和經(jīng)驗,能夠對探究的問題作出哪些解釋?哪些必須通過探究后才能作出解釋?
3)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。要根據(jù)確定的探究課題,設計科學的探究計劃和方案。探究計劃應包括探究的課題、實驗器材和資料的準備、探究的程序和過程(包括觀察、實驗、信息和數(shù)據(jù)的收集和處理)、通過怎樣的分析整理得出探究的結論、以及怎樣對探究過程進行評估和反思等。(www.gwyks.com公務員考試在線)在制定探究計劃時,應搞清物理學已有的研究成果。對少數(shù)學生可以讓他們?nèi)ピO計一些有一定創(chuàng)新意識的、但又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特點的探究方案。
4)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(jù)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,根據(jù)探究方案,利用觀察、實驗和其他的方法和技術,收集數(shù)據(jù)、資料和信息。特別提倡用計算機來收集、存儲、處理和顯示各種證據(jù)。要讓學生對已有的數(shù)據(jù)和信息進行科學地分析和解釋,找出這些證據(jù)和探究的課題之間的關系,進行科學地歸納和總結。如果涉及到兩個或多個變量(初中階段只要求處理三個變量的關系,例如摩擦力的探究),學生應該能進行科學地分析和解釋。在初中階段應以定性分析為主,但也應適當?shù)嘏囵B(yǎng)學生運用數(shù)學工具進行簡單的定量分析。
學生在課堂內(nèi)外進行的探究活動是多樣化的,可以是觀察現(xiàn)象、進行實驗、收集數(shù)據(jù)、分析現(xiàn)象、討論交流、發(fā)表見解;也可以是從各種信息源,包括各種媒體、圖書、期刊、學校的數(shù)據(jù)庫和英特網(wǎng)上收集和獲取信息。要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,指導與幫助學生不斷改進探究的方法,例如,在學生進行觀察和實驗時,要讓學生多設計幾種可靠易行的實驗方案,鼓勵學生反復收集和如實地紀錄實驗數(shù)據(j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