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教科書又稱課本,它是依據(jù)____ 編制的,系統(tǒng)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。
18.教科書是____ 的具體化。
19.課程實施是指把____ 付諸實踐的過程,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。
20. ____通常是指某門課程的教材內容中的一個比較完整的部分。
21.課是教學單元的組成部分,所要解決的是課堂教學活動____ 的問題。
22. ____是課程實施的最后一項任務或環(huán)節(jié)。
23. ____既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終點,又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繼續(xù)向前發(fā)展的起點。
24. ____是針對20世紀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參照測驗的不足而提出的。
25.美國學者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弊端提出了____ 。
26.目的游離評價模式主張把評價的重點從“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”轉向____ 。
三、簡答題:
1.課程的分類是如何劃分的?
2.簡述基礎型課程的基本內容。
3 簡述研究型課程的基本內容。
4 簡述基礎型、拓展型、研究型課程之間的關系。
5 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?
6 課程目標的規(guī)定性表現(xiàn)在哪些方面?
7 教學目標有哪些特征?
8 什么是課程設計,其意義如何?
9 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有哪些基本特征?
10.教學計劃的構成內容有哪些?
11.教科書的編排有哪些要求?
12.教科書的作用是什么?
13.教科書的編寫應遵循哪些原則?
14.簡述課程實施的運行結構。
15.課程評價過程中要解決哪些問題,經(jīng)歷哪些步驟?
【參考答案】
一、選擇題: 1.C 2.D 3.B 4.A 5.D 6.B 7.A 8.D 9.B 10.A 11.C 12.C 13.A 14.D 15.B 16.C 17.D 18.D
二、填空題: 1教什么 2進程 3進程安排 4教學大綱 5組織方式 6課程任務 7中央教育行政機構 8特色課 9社會的發(fā)展 10教學目標 11對學科的研究 12強制性 13科學的分類 14周課時 15學科課程標準 學科教學內容 16本文 17教學大綱 18教學大綱 19課程計劃 20教學單元 21.如何安排 22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23課程評價 24目標評價模式 25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26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
三、簡答題:
1.課程的分類是如何劃分的?
(1)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,可分為國家課程、地方課程、學校課程。
(2)從課程任務的角度,可分為基礎型課程、拓展型課程、研究型課程。
(3)從課程功能的角度,可分工具性課程、知識性課程、技能性課程、實踐性課程。
(4)從教育階段的角度,可分為幼兒園課程、小學課程、初中課程、高中課程。
(5)從課程的組織核心角度,可分為學科中心課程、學生中心課程、社會中心課程等。
2.簡述基礎型課程的基本內容。
(1)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(yǎng),即培養(yǎng)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“三基”(讀、寫、算)為中心的基礎教養(yǎng),是中小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。
(2)它的內容是基礎的,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,不僅注重知識、技能的傳授,也注重思維力、判斷力等的發(fā)展和學習動機、學習態(tài)度的培養(yǎng)。
(3)基礎型課程是必修的、共同的課程,無論哪個學生都要學習。要求很嚴格,必須有嚴格的考試。
(4)基礎型課程的內容是不斷發(fā)展的,它隨學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3 簡述研究型課程的基本內容。
(1)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探究態(tài)度和能力。
(2)這類課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標,一定的結論,而獲得結論的過程和方法則由學生自己組織,自己探索、研究,引導他們形成研究能力和創(chuàng)新精神。
(3)也可以不提供目標和結論,由學生自己確立目標、得出結論。
(4)課程從問題的提出、方案的設計到實施以及結論的得出,完全由學生自己來做,重研究過程甚于注重結論。